三大行书的三种美

人气 0   发布时间 2025-08-08 16:40:41

      天下三大行书:王羲之、颜真卿、苏轼的这三种境界让人惊叹王羲之的《兰亭序》、颜真卿的《祭侄文稿》和苏轼的《寒食帖》,被后人誉为"天下三大行书"。行书追求书写时的即兴,不受控制的情感流露。其实"天下三大行书"呈现给我们还是三种境界,三种人生,虽说都是即兴之作,分别展现了三种独特的美学境界,体现了不同时代的文化精神与个人心境。
《兰亭序》,也称《兰亭集序》,是书圣王羲之在浙江绍兴兰渚山下以文会友所书序文。公元353年4月,时任会稽内史的王羲之与友人谢安、孙绰等四十一人在会稽山阴的兰亭雅集,饮酒赋诗。王羲之将这些诗赋辑成一集,并作序一篇,记述流觞曲水一事,并抒写由此而引发的内心感慨。
原文:永和九年,岁在癸丑,暮春之初,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,修禊事也。群贤毕至,少长咸集。此地有崇山峻岭,茂林修竹,又有清流激湍,映带左右,引以为流觞曲水,列坐其次。虽无丝竹管弦之盛,一觞一咏,亦足以畅叙幽情。
640 (1)
是日也,天朗气清,惠风和畅。仰观宇宙之大,俯察品类之盛,所以游目骋怀,足以极视听之娱,信可乐也。
夫人之相与,俯仰一世。或取诸怀抱,悟言一室之内;或因寄所托,放浪形骸之外。虽趣舍万殊,静躁不同,当其欣于所遇,暂得于己,快然自足,不知老之将至;及其所之既倦,情随事迁,感慨系之矣。向之所欣,俯仰之间,已为陈迹,犹不能不以之兴怀,况修短随化,终期于尽!古人云:“死生亦大矣。”岂不痛哉!
每览昔人兴感之由,若合一契,未尝不临文嗟悼,不能喻之于怀。固知一死生为虚诞,齐彭殇为妄作。后之视今,亦犹今之视昔,悲夫!故列叙时人,录其所述,虽世殊事异,所以兴怀,其致一也。后之览者,亦将有感于斯文。
7af40ad162d9f2d3572c178caeba9d13632762d06600
《兰亭序》:中和之美与自然天成
风格特点:典雅飘逸,融合晋人尚韵的自然天成与儒家“中庸”、道家“飘逸”之精神。笔法精妙,以中锋立骨,侧锋取姿,线条流畅灵动,字势欹侧多姿又不失重心。
美学境界:体现了“中和之美”,既不过分张扬,也不失灵动,达到“乐而不淫,哀而不伤”的平衡。全篇一气呵成,章法布局参差多变却浑然一体,字与字、行与行之间呼应连贯,如行云流水,展现出自然天成的美感。
        《祭侄文稿》:颜家一门忠烈,坚决守住大唐疆土。颜杲卿为保护颜真卿,和儿子季明守卫最重要的长山郡,让颜真卿守卫相对安全的平原郡。帖中提及:“仁兄爱我”而当颜杲卿父子被安禄山大军包围时,其他地方驻守官员却不肯出兵相助,才导致了“父陷子死”。
        颜季明是颜真卿最疼爱的一个侄子。颜真卿觉得,自己死了没关系,但侄子还年轻有才华,侄子死了,自己就算有一百条命去赎这个罪都赎不清。战争结束后,只找到了侄子的头颅,想要将其带回好好安葬,这里是颜真卿情绪最激动之处,因此笔势渐渐由行入草。
       原文:维乾元元年,岁戊戌,九月,庚午朔,三日壬申,第十三叔,银青光禄(大)夫,使持节,蒲州诸军事,蒲州刺史,上轻车都尉,丹扬县开国侯真卿,以清酌庶羞祭于亡侄赠赞善大夫季明之灵曰:惟尔挺生,夙标幼德,宗庙瑚琏,阶庭玉兰,每慰人心。方期戬谷,何图逆贼间衅,称兵犯顺。尔父竭诚,常山作郡,余时受命,亦在平原。仁兄爱我,俾尔传言,尔既归止,爰开土门。土门既开,凶威大戚,贼臣不救,孤城围逼,父陷子死,巢倾卵覆。天不悔祸,谁为荼毒?念尔遘残,百身何赎?呜呼哀哉!吾承天泽,移牧河关,泉明比者,再陷常山。携尔首衬,及兹同还,抚念摧切,震悼心颜。方俟远日,卜尔幽宅,魂而有知,无嗟久客。呜呼哀哉!尚飨。 
《祭侄文稿》:悲愤之美与阳刚壮烈
风格特点:情感真挚深沉,笔法苍劲雄浑,楷行草相融,笔画粗细悬殊,干湿润燥对比强烈。结体宽博开张,字势随情起伏,涂改圈划随处可见,毫无雕饰。
美学境界:以悲愤之情为核心,将个人的悲痛、愤怒与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融入笔墨,展现出“阳刚壮烈”的美学特质。其书法突破了传统法度的束缚,以情感为驱动,达到了“从心所欲不逾矩”的自由境界,成为中国书法史上悲愤情感表达的典范。
      《黄州寒食帖》 : 940年前,44岁的苏东坡谪居黄州——也就是今天的湖北黄冈。经历了诬告、降职、入狱、被贬的苏轼,心灰意冷。
        在黄冈深居简出的第3年的4月,清明前寒食那日,在满怀悲凉的情境下,他借着诗文一篇,一吐胸中郁闷之气,写出了满纸苍凉。这便是在1082年完成,流传至今的《寒食帖》。
        原文:自我来黄州,已过三寒食,年年欲惜春,春去不容惜。今年又苦雨,两月秋萧瑟。卧闻海棠花,泥污燕支雪。暗中偷负去,夜半真有力。何殊病少年,病起须已白。"二曰:"春江欲入户,雨势来不已。小屋如渔舟,蒙蒙水云里。空庖煮寒菜,破灶烧湿苇。那知是寒食,但见乌衔纸。君门深九重,坟墓在万里。也拟哭途穷,死灰吹不起"。
《寒食帖》:达观之美与刚健婀娜
风格特点:笔法多变,结字扁平舒展,墨色层次丰富。字与字大小错落,轻重相间,既有楷书的端庄,又有行书的灵动,融合了阳刚与阴柔之美。
美学境界:苏轼在人生低谷中以豁达心态面对困境,书法中既有“石压蛤蟆体”的拙朴厚重,又有“衔纸”等笔画的尖锐犀利,刚健含婀娜,端庄杂流丽。通过书法与诗意的完美结合,展现了“潇散简远、任适旷达”的人生境界,体现了宋代文人“尚意抒情”的美学追求。
上一篇:祝贺扈同学被中央财经大学录取 下一篇:没有了

丹墨轩联系电话:136-1641-9991

山东丹墨轩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